目前中国灯具城的概况,除原来的三大市场外,又增加了飞利来市场。灯贸中心也已开业,邹区灯博广场一期主体已结束,华日升广场也开始建设。从建筑面积来看,已开业的就有60万平方米,在建的也近60万平方米。整个市场的“场”在翻番,那“市”就完全不同了。一方面随着整体经济的新常态,消费者消费越来越理性;另一方面,国家政府楼堂馆所的停建,高档宾馆消费的不佳,高档灯具销量下滑;再一方面现代交易手段的出现,电子商务的兴起。这些对原有的有形市场带来的冲击就更加凸显。也就是“场”超过“市”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场”的建造是单相行为,是一方按照自己的意志就可以实现的,“市”就不同了,它是一种需求关系,是交易行为,国此它必须是双向的。它的本身是有一定规律的,规律只能是遵循,不能创造。只能发现,加以运用。
“市”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前提是获得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满足。因此扩大和增加需求是前提。在这方面主要有以下几情形:
一种是:增加商品的使用数量。是通过提高社会及人们对商品的认知度或增加商品的使用功能方式。如在节能环保等方面。
另一种是:激发购买商品的欲望。一是让人们对商品的功能及工艺的美感,让它能成为既是照明工具又是工艺品。二是创造良好的购买环境和购物氛围,让购物与旅游休闲相结合,与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从而激发购物欲望。
再一种是:抢占其它市场的份额。就是把原来在其它市场的交易行为吸引过来,但总的需求总量不能增加。
为了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还可以从另外几个方面来努力。
首先,降低市场的直接运行成本。加强市场内部管理,在这基础上再减少房租金、管理费等,从而达到降低整体销售成本。
其次,扩大市场的影响力。加强各种类型的商业活动和宣传,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文化活动,创建市场文化。
再次,提升市场的信誉度。着重于商品的质量、价格、服务、信息等方面,使消费者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还有,建立规模型的灯具产业基地。由原来的商品集散型市场逐步转型成产品销售型市场。减少商品的运输成本,减少商品的流转周期。
最后,开创灯具研发中心,运用高科技、新技术、新款式的特点,在整个灯具行业中利用市场这个平台,起到引领作用。
上述可见“场”的建设只要有资金和场地就可以了,并相对简单,它是以少数人的意志就可以实现的。“市”就完全不同了,它是一系列诸因素在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时间过程中组合和积累的结果。特别是中国灯具城中含有多个板块。他们之间各自对市场的认知角度,利益需求,方法及手段均不尽相同。自然就增添了许多复杂的成份。要把这个“市”做大,又不是单一主体能实现的,必须是共同来打造。就更需要各块板及主体从“市”这个大局出发,求同存异,更需要有一个相对的机制作支撑。这就要看我们共同的智慧和勇气。团结就是力量。
(田 心)